孵化器的设计及蛋壳温度
作者:搜牧通 来源:搜牧通原创 时间:2015-07-24 16:01:36 点击: 6279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在孵化过程中,孵化器内的所有种蛋都需要适合胚胎发育的蛋壳温度。过高或过低的蛋壳温度,都会对雏鸡质量及均匀度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获得合适、均匀的蛋壳温度,孵化器的设计极为重要。由于孵化器内空气流动速度的变化会导致空气的传热能力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蛋壳温度发生变化,不利于胚胎发育,所以,在整个孵化器内部所有区域,空气的流动速度需要保持一致。这就对孵化器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对空气的传热能力有较大的影响。潮湿的空气比干燥的空气传热能力强。理想条件下,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孵化过程中蛋壳温度的稳定。在孵化的前9天,胚胎产热量较低,在较高的相对湿度下,种蛋周围空气的热量更容易传递给胚胎。孵化9天以后,胚胎产热量快速增加,在较高的相对湿度下,胚胎产生的热量更容易传递给周围的空气。但由于在孵化18天时,种蛋至少需要达到10%的失重率才能程度的提高孵化性能,所以不需要在孵化9天以后保持高的相对湿度。因此,需要在控制传热的相对湿度及控制失重率的相对湿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许多研究表明,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蛋壳温度保持在37.8℃(100.0℉)时,能获得的雏鸡产品质量。在孵化周及第三周,蛋壳温度高于或低于37.8℃(100.0℉)时,会导致次雏比例增加(大于5%)以及雏鸡体长偏小(比正常雏鸡小5mm)。孵化7天以后蛋壳温度在38.9℃时,会导致卵黄体重比偏高,且饲养过程中腹水病的发病几率增加。 在出雏器过程中的蛋壳温度很难去研究。现有资料表明,在孵化15天后,蛋壳温度达到38.9℃时,次雏比例增加约2%。这表明出雏过程中,偏高的蛋壳温度也会影响雏鸡质量。且由于出雏过程中,不同的胚胎都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有啄内膜的,有啄壳的,有已经完成啄壳的,所以很难在出雏过程中找到一个的环境参数。 所以,保持胚胎发育的一致性,将使整个出雏过程的控制更加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在孵化过程中保持均匀的蛋壳温度,使胚胎的发育接近同步,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今日鸡蛋价格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