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蛋对孵化出雏率的影响

作者:搜牧通   来源:搜牧通原创   时间:2015-07-23 10:19:54  点击:   9408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翻蛋是人工孵化获得高孵化率的必要条件之一。翻蛋的目的在于改变胚胎方位,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促进胚胎运动,使胚胎受热均匀,发育整齐、良好,帮助羊膜运动,改善羊膜血液循环,使胚胎发育前中后期血管区及尿囊绒毛膜生长发育正常,“合拢”、“封门”良好,蛋白顺利进入羊水供胚胎吸收,初生重合格。翻蛋还可以减缓羊水的损失,使胚胎在湿润的环境下顺利啄壳、出壳。   翻蛋在禽蛋孵化过程中对胚胎发育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翻蛋具体怎样操作,实际是用减速机来带动。翻蛋角度和翻蛋频率如何确定,这在孵化实践中和许多专著中已有多种方案和观点。一般翻蛋角度鸡蛋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或左翻右翻?依机器类型不同 45°,鸭蛋50°~55°,鹅蛋55°~60°,对此大家看法是一致的。现阶段对翻蛋频率的争论较多,有每隔4小时、3小时、2小时、1小时翻蛋一次等多种观点。本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通过试验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翻蛋频率是指种蛋在孵化过程中两次翻蛋间的间隔时间,简言之即多长时间翻蛋一次。20世纪80年代,国产孵化设备在出厂时一般将翻蛋频率固定在2小时;90年代生产的孵化设备其翻蛋频率一般都是可调的,从0?5小时到2?5小时,但出厂时基本都设定在2小时,多数孵化生产者也以此为标准,不做调整。我公司经过十多年孵化生产实践,对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结合品种、季节、种蛋情况经反复试验和总结,生产成绩已达到较高水平。近年来,通过调整翻蛋频率,进行大胆尝试,使孵化成绩又有了新的突破,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①采用电子部41研究所生产的JE19200型全自动孵化机;②种蛋选用我公司一栋鸡舍内同品种、同周龄种鸡所产种蛋。   2.试验方法:将种蛋随机分为4组,每组480枚,分别入孵于翻蛋频率为1小时、1.5小时、2小时、2.5小时的4台孵化机中。试验组翻蛋频率为1小时,其他三组为对照组。孵化技术按常规进行,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凉蛋完全相同,11胚龄验蛋,19胚龄落盘,21胚龄出雏清盘。本试验共重复四次。具体结果见表1。   二、试验结果和分析   1.种蛋孵化过程中有三个死亡高峰,其中就有两个在11胚龄前,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间隔1小时的翻蛋,可明显降低前期死胚率。另外11胚龄验蛋时,实验组种蛋“合拢”率较对照组都高,这就为19胚龄“封门”及出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比较受精蛋孵化率,试验组也较其他三组高。1小时翻蛋一次,使种蛋受热更均匀,缩短出雏时间,出雏集中,出壳高峰明显,雏鸡能在4小时内全部出完。   3.由于雏鸡在短时间内按时集中出壳,从而缩短在出雏机内停留时间,减少高温致弱和挤压,降低死残率,提高经济效益。   三、讨论   1.翻蛋频率作为孵化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当重要的,掌握不好,孵化成绩难有突破。我们认为,孵化期间的翻蛋间隔应以1小时为准,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孵化率,影响雏鸡质量,30分钟翻蛋一次的做法更是毫无意义,还增加电能消耗。   2.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效果,在保证种蛋质量优良、孵化设备运转良好的情况下,对孵化管理制度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大胆试验,找出的孵化条件,使优良种蛋、现代化的孵化设备发挥出经济效益。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今日鸡蛋价格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