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短小综合症
作者:搜牧通 来源:搜牧通原创 时间:2015-06-26 09:15:19 点击: 7056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鸡传染性短小综合征又名吸收不良综合征、苍白鸡综合征、脆弱骨病或直升机病等。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尚未研究清楚,有学者认为病原是禽呼肠孤病毒。1979年本病首先报道于荷兰,随后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也先后报道了本病。 一、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肉仔鸡,1周龄雏鸡即可出现症状,但3~4周龄更为明显。病鸡和带毒鸡是传染源,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迅速。本病在一个地区或鸡场一旦发生则很难彻底消灭。发病率为5%~,病死率约为12%~15%。6~l4日龄死亡率。 二、病原学 已从患病鸡中分离出了呼肠孤病毒、嵌杯样病毒、细小病毒和肠道病毒等。一般认为呼肠孤病毒在病原学上起一定作用,其他病毒因子所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三、症状 本病的临床症状以鸡体矮小、精神倦怠、羽毛蓬乱和腿部疾患等为特征。急性病例的鸡啄食粪便,腹泻,有的鸡呈角弓反张而死。大多数鸡转为慢性,羽毛蓬乱,腹围增大,生长发育迟缓,个体矮小(约为正常雏鸡的三分之一),3周龄以上的病鸡骨骼变化较明显,表现为站立无力或瘸腿,嘴、脚苍白,色素消失,患鸡身上仍保留着雏鸡的绒毛。 四、防治 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没有疫苗可用。预防的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场的卫生条件,认真坚持做好平时的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并防止从外地引入本病。对于发病鸡群,在饲料中添加硫酸铜,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杆菌肽等可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 五、诊断 本病的病原学较复杂,仅分离到呼肠孤病毒尚不足以确诊,还必须结合本病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等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同时还应注意与饲料消化吸收不良、霉菌毒素中毒和磺胺类药物中毒等相区别。 六、病理剖检 本病的病理变化有多种。病鸡矮小,消瘦,腹部胀满下垂。腺胃增大,肌胃缩小并有糜烂和溃疡。肠道肿胀,肠壁变薄,肠内有未消化的饲料。胰腺萎缩,质地坚硬苍白。大腿骨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或断裂。多数病鸡还可见到法氏囊和胸腺的萎缩。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今日鸡蛋价格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
为你推荐